观《XX年度感动人物颁奖盛典》有感20XX年3月2日,我院组织全院职工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其中我市退伍军人谢海华30年如一日照顾见义勇为致瘫痪的妻子,获得了该项殊荣。今年53岁的谢海华出生于XX市XX县区坪塘街道,1988年从部队复员返乡的谢海华在报纸上看到邻村上的谢芳因勇斗歹徒而身中9刀的新闻,继而怀着崇敬的心情与谢芳相识、相爱,并于当年喜结连理。婚后至今的30年里,谢海华用坚硬的双肩扛起了家里生活的重担。他全心全意照顾好谢芳的生活起居,每天都要给妻子洗漱做饭菜、洗澡、洗衣服、端屎端尿,贴心细致,同时谢海华积极为妻子做康复治疗,帮助她摆脱心里的阴霾。这一路的生活虽然清贫而坎坷,但他不离不弃。看完他们的事迹,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感动落泪,因为他们在一起实属不易,这一路走来,看到了谢海华坚定坚持,而且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年,他们的感人事迹让人不禁想起当今社会,有多少夫妻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大难临头各自飞。正是这样的真挚情感值得我们来学习,来效仿。谢海华是很平凡的人,但他用30年的艰难坚守书写了一段非常不平凡的事迹,让舍己为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精神光辉闪耀。我们应该向谢海华看齐,把他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去续写我们自己的伟大。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及其事迹都是同学们作文中的非常有力的素材。下面我们来看看20XX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吧。卢永根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人物事迹20XX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第1页共6页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廖俊波颁奖词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进心里。人物事迹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XX县区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20XX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XX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杨科璋颁奖词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死神争夺。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人物事迹20XX年5月30日1点13分,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第2页共6页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从五楼坠楼时杨科璋紧抱孩子,最终保住了孩子,但自己却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杨科璋入伍以来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200多次,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60多人。卓嘎和央宗颁奖词日出高原,牛满山坡;家在玉麦,国是中国。中国是老阿爸手中缝过的五星红旗,中国是姐妹俩脚下离不开的土地。高原隔不断深情,冰雪锁不断春风。河的源头在北方,心之所向是祖国。人物事迹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卓嘎、央宗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