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每个孩子【案例】孙世安是班级里调皮、淘气出了名的孩子,他是中班第二学期才入园的。刚开始,他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很难集中,是个“坐不住的孩子”,有时他会打扰周围的小朋友而打断教师正在进行的活动;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他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他想参与同伴的活动,却因为不适宜的方式而被同伴拒绝。周围的小朋友实在驱逐不了他的情况下还会去告状。对于这个经常惹麻烦的孩子也使我伤脑筋,经常当众批评他,盛怒之下还勒令全班的孩子不要理睬他。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在其他孩子的眼中明明成了一个调皮、只知道惹老师生气的坏孩子。这学期开始,每天早晨,他第一个坐校车来,时间还不到六点半,而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幼儿园,时间已是 3:20 左右。我想利用他在校的时间充分了解孩子,改变以前的一些现状。一开始我观察他,发现他喜欢模仿武打动作,于是我就和他谈他爱看的动画片,渐渐地他会主动找我说一些他感兴趣的游戏,我也会找来游戏中的幼儿书籍让他跟我讲或和其他小朋友讲,我和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逐渐有了成就感。我发现孩子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了,回答问题也很到位。后来我才逐渐了解到,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孩子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反思】通过近半年的教育引导,孙世安各方面都有了非常明显的转变,能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逐渐端正了学习和与小朋友相处的态度,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了。爱是成长的基石,自信是成长的动力,互助是成长的支撑。孙世安的转变,就其核心而言,应该归功于幼儿园、家庭的“爱”,“爱”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阳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走进这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师幼心灵的互动,情感的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走出自己的世界,放开眼界自由地成长。相信他们终能成为生活上自理、行为上自律、学习上自觉的好孩子。作为幼儿园教师,必须有耐心、爱心与责任心。我们要用一颗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这种关爱体现在一日保教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多一点细心与关心,比如在保育方面,组织幼儿户外锻炼时,在组织好幼儿活动的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幼儿在活动时出汗的情况,特别是冬春季,幼儿衣着较多,发现幼儿出汗,及时提醒他们适当脱下衣服。比如在用餐方面,我们可以允许平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