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内容简介: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但基于各种理念的各种教学法所提出的种种做法往往是限于表层、流于形式的学生合作与互动。只有真正有效的互动才能成为确立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的有力保障。有效的互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必要性和全面性。它摒弃了传统合作互动的浅层性、单一性以及片面性。有效互动是基于一定意义基础上的有意义的学习和语言交流的活动。作者个人简介:姜加芹(1978.6),系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三英语教师。98 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后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南京师范大学英语教育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英语周报》社特约编辑。数篇文章于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曾先后四次获得县优秀课比赛一等奖;两次获得市优秀课比赛一二等奖。一次获南通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二等奖。教学课件获全国一等奖。作品精彩章节: 经过笔者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发现无论是交际法还是任务型阅读教学中的课堂互动都往往流于形式。所谓的合作互动仍是教师控制下的全班学生的活动,而所谓的小组活动也只是个摆设。活动的设计过于低效,甚至只是流于形式的无效的活动。没有互动必要性的活动是无法为学生的交流和语言实践创造有效的学习机会的。教师必须对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和学习情况了然于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逻辑推理能力、视觉判断能力、体态语的表达能力、音乐诗歌的节奏感能力、互动能力、自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口笔头表达能力都是学生习得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所必备的。由此可见,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兼顾组内成员各种能力的全面性、互补性。巧妙的分组是学生得以有效互动的有力保障。如若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新的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再进行恰当的分组。作者联系方式:地址: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姜加芹 邮编:226600联系电话:18962765118邮箱:Joycelynluck@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