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虫治虫 教学目标 1 、联系课文的背景,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 、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如“蝎”、“喙”、“钳”、“穰”‘、“傍”等。 3 、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岁”、“穰”等。 4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以”等。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要求 : 读准字音读准字音 读清停顿 读清停顿 尽量读得通顺流畅尽量读得通顺流畅 ,, 富有感情富有感情 指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狗蝎 ( ) 喙 ( ) 钳 ( ) 搏 ( ) 穰 ( )xiēhuìqiánbóráng 11 、先对照文下注释、先对照文下注释 ,, 独自翻译全文独自翻译全文(有疑难的作记号)。(有疑难的作记号)。22 、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互相解决疑难的字、句。疑难的字、句。33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 、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全班讨论 解疑。 解疑。 解释下列划线字 1 、方为秋田之害( ) 2 、悉为两段( ) 3 、旬日子方皆尽 ( ) 4 、大穰( )正当,正在全部 十天 丰收 解释下列句中的“之”。方为秋田之害则以钳搏之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子方虫语气助词,无义,不译代词,代子方虫的天敌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以虫治虫 用岁以大穰因此不以疾也如以烟徐喷之用 翻译下列句子。 千万蔽地。 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正确翻译文章的意思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部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理解内容 将本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其大意。① 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 围。② 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③ 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曾有之”。 ① 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 后 , 请同学们说一说 ,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 ? 生物治虫 ② 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 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青蛙吃害虫 猫头鹰吃田鼠 啄木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