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这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这座宝库的一扇门,我们会认识古代的大思想家,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和绘画。 拜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资料袋《论语》 老子 老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人(今河南),道教中太上老君就是对老子的尊称。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中有称老子为老聃,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其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影响也很广泛。 墨子 韩非子 孟子 庄子 列子 远近闻名 渊博 曲阜 洛阳 驾车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长袍 拜访 老聃 风尘仆仆 纳闷 孔丘 仲尼 迎候 等候 很差 差别 学无止境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敬重 品行 词义理解 渊博: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 多才。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或不停地做。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词义解释传授 : 讲解、教授学问、技艺 佩服 : 钦佩 ; 信服相距:彼此间距离 渊博:知识深而且广渊:水深知识深姓氏 生字 1 兼 仆 纳 丘 差 毫 授 佩2 洛 驾 袍 仆 纳 丘 迎 差 等 境 授 品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第一自然段 思考:孔子为何要拜师? 用上,“虽然……但是……所以……” 孔子虽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但是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所以决意拜师。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能概括一下吗? 孔子决意拜师。(身份、原因) 第二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孔子是怎样拜师的?第二段,孔子历尽千辛万苦前往洛阳拜师。详细写了孔子和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 曲阜和洛阳相距 ,孔子 , ,几个月后, 走到了洛阳。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终于上千里字典见面地图 曲阜洛阳兖州济宁商丘开封郑州偃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曲阜洛阳兖州济宁商丘开封郑州偃师 曲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