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指导思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成长的必然要求。为此,成立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一、实施政策奠基,建立投入保障机制,争取地方财政支持,为未成年人心理教育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和调查研究提供必要支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更需要行政部门的强力推进。政策奠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制定相关文件,形成制度保障机制和基本工作规范;二投入相应资金,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水平;三实行以奖促训,调动教师积极性。组织、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凡是通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的,一律返还培训费用;凡是在职攻读心理健康专业研究生的,取得学位后按照学费的相应比例予以奖励;凡是参加各种心理技能培训的,减免相应培训费用。为中小学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项编制,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职称评聘办法,促进和提高心育课教师从业的积极性及相应的保障。二、发挥主阵地作用,全力构筑学校未成年人思想健康三级防护网络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全方位、多层次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围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在中小学建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讲座或心理咨询辅导在内的心育课程服务系统;二是全面构筑心理健康教育监护网络。建立以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主体的监护网络;以学校心理咨询室为主体的中级监护网络;以省未成年人心理将康教育指导中心为主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的高级监护网。三是着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优质课评比,考察观摩、案例探讨等活动。三、专业引领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着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对现有具备咨询资格的辅导教师、咨询员,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将他们培养成为各个基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作用;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实行班主任“持证上岗”制度;对一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逐步形成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