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VIP免费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
自由资本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 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干预经济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单元概览1991年1917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改革 以及挫折 线索梳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到⑴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 经验教训。 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 1918 - 1937 ) 那年( 1918 年)我 53 岁,常年种地干农活,身子骨还算硬朗。我的大儿子斯洛夫在村头开了煤矿厂,小儿子维可夫在城里经营棉布店。最近报纸上说了,革命虽胜利了,但还得打。问题 :“ 还得打”指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又进行什么战争 ?三年国内战争( 1918 - 1920 年)。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 1921 年)1 、背景: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的进攻,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1918 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从上述两段材料中反映出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初的目的和后来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战争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 ——列宁如是说2 、目的:① 最初目的是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 力战胜国内外敌人。② 后来作为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白思考:这段话反映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哪些 具体内容? 前线部队缺粮食,经常发生红军饿倒的事。“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政府马上会派征粮队来村子里,我已经准备好了,留点吃的和种子粮,其余的全给国家收购。还有老大的厂也要归国家管了,小儿子的店也要停业了。也好,两个儿子回来帮我忙地里活,农闲时干干义务劳动。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商业:取消商品贸易。分配: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3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全面国有化,高度集中管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