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模拟试题十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50 分,考试时间为 45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2.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右图中的文物从一个侧面说明 ( )A.铸币金属短缺B.印刷技术提高C.造纸技术提高D.商业活动频繁4.北宋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C.指南针在北宋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5.20 世纪初,在上海租界曾出现过这样一块木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你认为 1901 年以后在北京的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是在 ( )A.圆明园 B.东交民巷 C.颐和园 D.天安门6.促成毛泽东和邓小平先后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的历史会议分别是 ( )A.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B.遵义会议、中共七大C.中共七大、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 )① 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下图中的风光已经是一个现代化城市成为国际性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名片”,曾发生在这座历史名城的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设立C.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 D.开国大典9.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种喷气式歼击机歼-5,随后获准批量生产,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之一。这一成果取得时,我国正处于 ( )A.一五计划时期 B.二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10.2010 年 1 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八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光荣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