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的回声 王清铭 有一些回声总不会消失,它们穿越尘封的历史,在我们的心上找到了回响。这些历史的回声,荡气回肠。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作者注:本文写于 2015 年)的日子,我在街上看到很多纪念标语,如“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街道两边,店铺里的电视都放映着阅兵式,电视上,习总书记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是啊,历史是不会被我们这些后人忘记的。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 22 次大型会战,1000 多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近 4 万次。我曾经瞻仰过淞沪抗战纪念馆,中国军队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坚韧的斗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神话。这次会战中,中国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 3 舰队旗舰,中国军队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军官以身殉国。留守闸北的第 524 团官兵 411 人坚守四行仓库,三天三夜,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四行仓库岿然不动。团长谢晋元说:“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日寇周旋到底。”78 年过去了,当我重读这段掷地有声的文字,依旧热血沸腾。 一寸山河一寸血,四亿神州四亿兵。翻开任意一页的中国抗战历史,我都能攥出一把热血来。在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缺乏反坦克武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地向敌人坦克发起冲锋。在枪炮中幸存的战士攀爬坦克,用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向车里投掷,或同归于尽。身经百战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视察战场时,面对横陈的将士尸体,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的这两句诗或许最能体现中国将士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壮烈情怀。八路军 5 位英雄英勇阻击日军,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这就是聂荣臻司令员高度评价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 在抗战中,这样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忻口会战失败后,日军进攻中条山,中国军队以伤亡 2.7 万人的代价阻隔 10 万日军于西北之外。由于弹尽粮绝,800名士兵被日军逼到悬崖边,只有十七八岁的他们衣衫褴褛却铁骨铮铮,宁死不降。他们砸毁枪支,面朝家乡陕西方向,跪天、跪地、跪父母,高唱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