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42 号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 9 个生字。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毛主席关心普通群众的情怀。3、能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二、【教学重点】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描写的表达方法。三、【教学难点】要注意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并注意详写和略写,在写作时注意详略得当。【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 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大约 3 分钟) 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 3 篇有关毛主席的文章,对毛主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你心中的毛主席。设计意图:学生之前已学过 3 篇有关毛主席的文章,对毛主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很容易就会说到他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诗人、慈祥的父亲等,既复习旧知,又有效地导入新课。(二)明确目标,整体感知(大约 10 分钟) 1、师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 9 个生字。(2)、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毛主席关心普通群众的情怀。(3)、能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和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师解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2、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掌握情况(结合课件)碾 簸 箕 俺 吱 筒 炊 沏 瓷 舀 笤 3、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说出文中讲了几件事?并加以概括,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展示。请群众来碾米 2—9 详给群众送茶水 10—12 详帮群众推碾子 13 略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朗读概括分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同时也为下面的品味语言做铺垫。(三)圈点勾画,品味语言(大约 15 分钟) 你从文中那个词或哪个句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毛主席? (可采用圈点勾画加批注的方式)预设(1):夜以继日分析:意思是形容日夜不停。交代在花山的背景,那时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他依然惦记、关心普通群众,真是难得。预设(2):一天早晨,毛主席正在看地图,忽然抬起头,问警卫员: “ 昨天这个时 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 ?” 分析:这说明毛泽东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生活琐事。预设(3):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分析:话语中“不能---就---”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