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绪福斯吴刚 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聊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在桥边 数在桥边[ 德国 ] 伯尔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用一两句话概括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内容。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 , 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掉了。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知识链接 情节是一系列具有前因后果的事件的展开,这些事件展开的过程就是它的运行过程。 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发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围绕一个“数”字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曲线图乱数(空洞)忘数(因姑娘的出现而心情愉悦)漏数(应对检查痛苦而紧张)(数马车)获得与姑娘接触的机会有波澜有波澜曲折发展曲折发展“ 乱数”: “ 我”以此暗自高兴,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就送给他们几个。”“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我只给一个平均数;当我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时,我就用五位数字表示我的慷慨。”“ 我”为什么要乱数? “ 整天,整天,我的不出声音的嘴像一台计时器那样动着,一个数字接着一个数字积起来,为了在晚上好送给他们一个捷报。”枯燥、无聊、单调、空虚、灰暗的工作我对此不满意,但为了生存,又无可奈何,无力抗争。“我”唯一能做就是不断地故意制造不准确:“我”为此常暗自高兴,作者通过充满反讽和揶揄的笔调来表露了“我”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渴望意义的人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 会表现出厌倦。厌倦是一种既不肯接受又不想反抗的心态。我把厌倦看做无聊的一种形态 , 一种包含激情的无聊。 (周国平) “ 忘数”: 姑娘来的时候,和她同时过桥的人,我一个都没数。为什么此时会忘数? 因为我心爱的姑娘此时过桥了,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姑娘的出现就像一泓清泉,冲淡“我”对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不满,点亮了“我”原本灰暗的生活。显然最初是无意识的“忘数”,而后是有意“不数”。 “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简直就停止了突突的声音”,“所有在这个时间内走过的人,我一个也没有数。这两分钟是属于我的,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我不让他们侵占去。”“ 漏数”:主任统计员的突然出现,这显然直接关系到“我”的生计问题。为此“我”的内心由之前的“愉悦和欢快”跌回了谷底,于是“我”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主任过来检查时,“我”把她一个人漏数了!为什么“我”数得如此认真,但还是把她给漏数了? 我像发疯似的数着,一台自动记录公里行程的机器也不可能比我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