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任课教师:吴亮 篮球运动的起源 1885 年波士顿青年会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 ( 旧译春田学院 )设立体育部。担任成人培训班体育课的教师詹姆士 · 奈史密斯博士,根据学生大都有大学时代的运动经历的特点和冬季室外开展活动困难的情况,决心变化一下室内体育课的内容,考虑设计一项适合冬季室内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 篮球运动发明人:詹姆斯 · 奈史密斯博士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 3.05 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梯子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篮球运动诞生 1891 年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 · 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奈史密斯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 奈史密斯于 1939 年逝世。• 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 1950 年第 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 加索尔高举奈史密斯杯 1 到 1893 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 年,奈史密斯制定了 13 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 3 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 15 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 10 人、9 人、 7 人, 1893 年定为每队上场 5 人。 1895 年美国各大学开始把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 1898年成立了第一个职业联盟。 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的第 3 届奥运会上,美国的 2 支球队首次将篮球进行了表演展示。 1908 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几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