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X”课程实施,推进情智共生德育实践海阳市亚沙城小学【内容摘要】我校着眼德育课程一体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突出“德性”教育核心,确立了“1+X”课程模式,开启对学生实施“情智”同步,“情智”共生的“课程育人”与“活动育人”相得益彰的德育实践探索。通过校本培训、专家引领、课堂教研等举措,夯实学科德育主体,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中落实学科德育指向,构建全科育人课堂。在学科科课程夯实德育认知的基础之上,充分整合、利用地域“物化”、“文化”、“人力”资源,做好德育拓展课程,落实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找到了打通学生“外化”与“内敛”德育通道的有效路径,使之成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的有力载体,从而使抽象的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成效。随着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深入推进实施,德育已为学校校本教研、课程实施的主题。我校也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的教育任务,予以重点关注,全面推进。我们着眼德育课程一体化整体工作,统筹规划,突出“德性”教育核心,在具体工作中,确立了“1+X”课程模式,开启对学生实施“情智”同步,“情智”共生的“课程育人”与“活动育人”相得益彰的德育实践探索。“1”,即:以“学科德育课程”为主体;“X”,即以“校内资源课程”、“校外地域资源课程”、“网络平台课程”等为“X”拓展课程。我们将其定义为“X”,拓展课程旨在工作中不断补充、丰富、完善课程资源,发现好的德育课程资源,我们就会纳入到“X”课程资源体系当中,最终形成适切学生,适宜校情,“内容多元”、“内涵深厚”、“形式多样”的课程德育实施载体与路径,精准而有效地落实德育实践,构建有课程支撑、有活动引领、有多方合作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推进格局。一、抓好“学科课程”德育落实,夯实德育基础学科课程是德育实施的主体。在学科课程当中,有人文性、艺术性课程,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显性”德育元素,在理科课程中,也蕴含着“隐性”德育元素,2因而我们本着深化“显性”德育元素,挖潜“隐性”德育元素,让任课教师明确学科德育目标,梳理课程德育元素,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中落实学科德育指向,构建全科育人课堂。1•培训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素养课堂是德育实施的主阵地,教师是德育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首先抓好学科教师的培训。一是自 2016 年 6 月烟台组织开展的“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培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