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师为何要学习国学,提高国学素养本次培训使我受益颇多,专家们的讲座也是十分精彩,聆听的内容也是感慨万分。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几个问题困扰着我,例如:当代教师为何要学习国学,提高国学素养?如何提升师德培训的有效性?教师如何在平凡琐碎的岗位上,把工作做成乐事?通过专家的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教师为什么要提高国学素质?一是,事先中国梦的需要;二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需要;三是,事先文化认同的需要;四是,弘扬核心价值关的需要;五是,传承优秀教育传统的需要。国学一词,始于清代。国学,是指中国学术,也就是中国一切学问的总称。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拥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在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必须自觉维护自己的根,守住自己的魂,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本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水平。国学素养是指国学中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部分,说白了就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教师如果没有好的国学素养,语文课堂上不能给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观念,那么,学生对语言的认识就会肤浅,对学习会缺乏兴趣与动力。为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了给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学子以文化根基和自信,为了课堂的神圣与深度,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国学素养。如何提升师德培训的有效性?首先何为教师职业道德一一师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它既是教师在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价值预设与自主构建相结合的结果。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教师的责任是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负责,以能力与担当为支撑。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师劳动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提升师德培训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一、前期准备;二、培训方案的设计;三、培训的组织实施;四、培训的总结与延伸;五、师德培训的有效性及影响有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