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效率摘要:观察国有企业的效率,不能仅观察国有企业产值大小、获利多少,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它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观察它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延伸效率,即观察它的总投入产出比。国有经济延伸效率相当高,按固定资产投资计算比全社会产出率高 50〜70%,按产值增长率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300%。国有经济不仅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私有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效率之所以高,是由于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掌握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控制经济命脉;能够从全局出发,实施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调控国民经济结构和运行;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发展国有经济,不是“双重拖累”,而是“双重促进”。关键词:国有经济效率;延伸效率;经济命脉;整体利益;软预算约束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1)02-039-07作者简介:宗寒(1933—),男,山东章丘人,《求是》杂志社编审,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近年以来,理论界对我国国有企业的作用和效率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委托链长,效率低下”;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处于垄断行业,影响市场化程度”;有的认为,“国有企业处在亏损状态,即使有少数盈利的国有企业,也是由于其特殊的垄断地位,需要通过政府的保护和救助才能存活”,等等。最近,又有人提出,“国有企业不仅自身效率低下,而且构成了对民营企业的拖累,从而拖累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称之为“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的增长拖累”,说“忽略这种效率低下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人们便不能进一步深入理解无效率的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危害”,“认识国有企业的效率损失”,并把这种观点作为进一步搞“民进国退”的最新理论根据。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刘瑞、石磊两先生,见之于《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一文(载《经济研究》2010 年第 1 期)。这种观点是否能成立呢?我们先从总体上进行分析,研究其分析判断方法上的问题;然后再对此文提出的几个论据作剖析,看看文章所说的“拖累”是否能成立。一、怎样判断国有企业的效率国有企业经济效率,概括地说,是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的产出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但是这里所说的投入不能仅用固定资产投资量一项来衡量,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投入量;不能仅计算它的固定资产和其他因素投入总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