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华南虎》七下15 《华南虎》【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掌握问中的生字词;理解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2 .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能力目标 1 .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分析“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2 .学习鉴别关键语句,理清思路,整体感知。情感目标关爱动物,善待生命。感受华南虎执着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激发自己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重点难点】 1 .理解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 2 .朗读品味,鉴赏诗歌形象。【教学设想】 1 .注重诗歌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以诵读带动学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 2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 1 .咏虎诗,成语。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虎的形象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描绘、书写的素材。虎,以它的威猛,高贵的气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只华南虎的内心世界,感受这种震撼。 2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 年生,山西定襄县人。 40 年代开始诗歌创作, 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 1955 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牵连,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期间,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自选集《蚯蚓和羽毛》等。 3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 1973 年 6 月,那时正处在十年动乱中。诗人牛汉当时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被囚禁着的华南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触动了他的诗情。回到干校的当天,他就写下了这首情绪愤激的诗。二、整体感知 1 .配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营造气氛;学生听读、欣赏。 2 .主要内容。华南虎是这首诗表现的主要形象。它有着“斑斓的面孔/和火焰似的眼睛”, 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 但它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广袤的山林──它的精神家园。(1-2)交待了地点,从“我”的观察角度写了眼中的老虎。(3-5)用悲壮的笔调生动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描绘了华南虎的形象,塑造出极其宝贵的性格:虽遭囚禁,受到种种欺凌,仍十分顽强。(6-6)回到“我”的观察角度, 照应开头。 3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