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黄河以北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理位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涉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和山东半岛区,位于东经115° ~ 122° 、北纬 32° ~ 40° 之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黄河以北段输水渠道横跨鲁北西部的聊城和德州两市,穿越了海河流域的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等较大的独流入海河道,利用徒骇河的支流小运河、赵王河、周公河,马颊河的支流临清小运河,漳卫新河的支流七一河、六五河等作为输水河道。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鲁北输水渠道流经聊城市的东阿县、阳谷县、东昌府区、茌平县、临清市和德州市的夏津县、武城县等7 个县、市、区,横跨徒骇河、马颊河二大流域,于草屯附近进入大屯水库,全长173.49km。1.2 工程任务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调水线路沿线和山东半岛的城市及工业用水,并在北方需要时, 提供农业和部分生态环境用水。 一期工程黄河以北段为总体工程的一部分。引长江水过黄河 4.42 亿 m3,利用小运河输水经聊城至临清,长 96.8km,再经七一河、六五河自流送水至大屯水库,长76.7km;输水线路全长173.49km。为保证德州市区及其附近工矿企业、城镇等用水,在武城县大屯乡恩县洼内规划新建大屯水库。该工程主要向山东省聊城、德州2 座地级市和其辖区内的15 个市县的城市2 和工业供水。1.3 供水范围山东鲁北地区净增水量3.79 亿 m3,重点考虑经济较为发达而缺水又较为严重的城市及县城用水。其中聊城市分别向东昌府、临清、东阿、阳谷、莘县、茌平、冠县、高唐供水,调江水量为 17967m3;德州市分别向夏津、德城、武城、平原、陵县、宁津、乐陵、庆云供水,调江水量为20000m3。1.4 调水工程规模(1)位山至临清段该段采用扩挖小运河输水方案,自穿黄隧道出口开始, 向西北立交穿过位山三干、徒骇河、西新河、马颊河,经聊城至临清邱屯闸,全长96.8km。根据鲁北地区需调水量和调水过黄河的时间,穿黄隧洞出口规模 30m3/s ,即可满足鲁北地区供水要求。由于第一期工程除向鲁北地区供水外,还具有向河北、天津应急供水的任务。确定穿黄工程规模为50 m3/s 。(2)临清至大屯水库段本段输水于邱屯闸上接小运河,沿位山三干六分干向北于师堤西北进入七一河, 于夏津县城进入六五河,在草屯寺公路桥附近进入大屯水库,全长76.70km。输水流量确定为25.5 ~13.5 m3/s 。根据现状过流能力分析:六五河、 七一河现状过流能力基本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