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培训资料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概念:是以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 1 、是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2 、是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 、是购买药品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 、是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5 、是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 、是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7 、是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 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当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 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 、是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失效。 9 、是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 、是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适当性】合理用药适当性是指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适当的时间、适当的途径、适当的患者、适当的疗程、适当的治疗目标。 1 、适当的药物、适当的患者:选择最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疾病,并且这个药物应适合患者。例如,肾功能不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2、适当的剂量:即使患者自我感觉症状很严重,也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因为这样可能会出危险,反过来,如果觉得症状好转,也不能随意减少剂量,应及时征求医生的意见。 3 、适当的时间:用药间隔应尽量在每天的24 小时内均分,并且要和作息时间协调。比如:每天两次,应尽量间隔12 小时服药,在早7 点和晚 7 点用药。如果每日三次,应尽量间隔8 小时服药,在早6 点、下午 2 点和晚 10 点用药。如果每日四次,应尽量间隔6 小时服药,在早7 点、中午 12 点、下午 5 点和晚上 10 点用药。如果作息时间与此矛盾,可适当地调整,但间隔时间不要过短,特别是使用抗感染药时更应注意用药间隔。 4 、适当的疗程:应遵医嘱按疗程吃药。单纯为增加治疗保险系数而延长给药时间不仅浪费,而且容易产生蓄积中毒、细菌耐药等不良反应。反之,为了节省,症状一得到控制就停药,往往不能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