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四川攀枝花201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试题VIP免费

四川攀枝花201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试题_第1页
1/14
四川攀枝花201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试题_第2页
2/14
四川攀枝花201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试题_第3页
3/14
四川省攀枝花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 月调研检测)试题注意事项: 本试题卷分为第I 卷(阅读题) 和第 II 卷(表达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 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Ⅰ卷阅读题(共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 题。诗品和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 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 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 但却不能等同, 也无法对应。 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四川攀枝花201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