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课时 (总课时数 15)学习内容:走依法治国之路教材分析: 本目首先介绍了依法治国的涵义、要求。然后通过辅文部分介绍了依法治国理论的形成过程,最后分别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角度角度介绍了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深刻认识依法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知识: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略。能力:培养守法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重难点: 重点: 依法治国的含义难点: 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学习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 初步感悟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实现,离不开法治,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第十七课第一课时“走依法治国之路”。环节二、自主探究 全面理解学习任务、阅读教材 P92---P96 页。思考:什么是依法治国?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的涵义是什么?(2)依法治国的核心、主体、内容、地位、依据各是什么?(3)依法治国对国家公职人员和公民提出了什么要求?(4)为什么要走依法治国之路?(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用法律来 。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进行。(6)社会的文明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7) 是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我们各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实行 是维护长治久安国家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环节三、思维互动 解难释疑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2、我们一起分析判断:“法令兴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环节四、知识整合 系统小结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涵义?要求?) 走依法治国之路 法治则国兴(依法治国的必要性?)环节五:夯实基础 及时反馈1、下列哪条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坚持科学发展观 C 依法治国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实行依法治国的主体应是( )A 中国共产党 B 党和国家领导人 C 全体人民 D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3、实施依法治国的依据是:( ) A 法律 B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决策 C 宪法和法律 D 宪法4、2004 年 7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行政许可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