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思品科组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老师仔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化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活动,切实抓好老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动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科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二、具体教学讨论目标: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2、低年级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学,培育学生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 的思想情感。使他们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中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法律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进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推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加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4、高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加社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文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