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微工业企业情况汇报与小继教个人学习工作总结汇编小微工业企业情况汇报全县共有小微工业企业 440 余户,主要为现代轻纺鞋服企业 140余户、新型机械制造企业 104 户、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30 余户、绿色食品企业 30 余户,电子设备企业 24 户、其他(工艺品、纸品、木材家具、玻璃金属制品)企业 112 户。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企业数量 90%以上,1—8 月份小微工业企业实现税收 2500 余万元,占工业税收的 27.69%。小微工业企业成为促进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在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金融支持和服务的措施及成效 我县出台了“财园信贷通”、“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及转贷资金扶持政策,扶持小微工业企业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截止XX 年 8 月底,投放给小微工业企业“三通”贷款 30376 万元,其中发放“财园信贷通”贷款 20579 万元,发放“小微信贷通”贷款 8570 万元,发放“创业信贷通”贷款 1227 万元。县财政筹集中小企业转贷资金 3000 万元,累计发放转贷资金 46058 万元,帮扶企业 71 家,续存企业 3 家 689 万元。 三、主要困难和问题 1.“低、小、散”导致竞争劣势。“低、小、散”是我县小微工业企业的普遍特征。“低”是指我县多数小微工业企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许多小微工业企业集中在直接以鞋面加工、本地农副产品、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级加工行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小”是指企业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在与大中型企业同台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散”是指地域分布较散,块状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济不发达,未能象发达地区那样实现小微企业“抱团式和链条式进展”,产业集聚程度低不利于要素共享。 2.过度竞争导致效益低下。我县小微工业企业所处的许多行业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产业和粗加工工业,进入的门槛较低,大量小规模工业单位聚集在同一行业中,它们生产的产品雷同、生产工艺雷同、生产成本差异也不大,产品的价格拉不开档次。在市场尚未完全饱和时,“僧多粥也多”,产品的同质性并未给企业产品销售带来太多困难,但随着市场的日趋饱和,“僧多粥少”局面的出现终于导致过度竞争。企业间为争夺订单,往往一方面相互压价,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实行偷工减料、假冒仿冒他人产品、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来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