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进展工作报告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进展汇报材料汇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进展工作报告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人文品种多样,十八大召开以来,县文体局紧紧围绕打造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和建设全县各族人民漂亮幸福家园这一总体工作目标,以服务传承和保护文化为宗旨,为提升群众文化品味,促进历史人文的深化挖掘不断努力。根据县人大的调研需求,我局仔细围绕近年来,我县文化传承保护与挖掘深化开展情况进行汇报。一、我县被列入非遗传承项目进展现状及趋势(一)申报成功 10 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是《黎族民歌》;被列为省级保护名录的有 9 项,分别为《咚铃伽》(舞蹈类)、《王妚大的民歌》(音乐类)、《黎族婚俗》(礼俗类)、《苗族三月三》(岁时节令)、《苗族蜡染刺绣》(民间技艺)、《黎母神话》(民间文学类)、《黎族骨伤疗法》(民间医药类)。20**年,又积极开展第四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公布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苗族民歌》。(二)确认了 10 个非遗项目的县级传承人 105 人。其中《黎族民歌》国家级传承人 1 人,省级传承人 1 人,县级传承人 36 人。《黎族婚俗》省级传承人 1 人,县级传承人 1 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 28 人,《苗族蜡染剌绣技艺》传承人 13 人,《咚铃伽》传承人 2 人,《黎族骨伤疗法》传承人 1 个,《苗族民歌》传承人 13 人,《黎母山神话》传承 1 个,黎族苗族民间舞蹈传承人 7 人。20**年我县黎族歌后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王妚大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杰出民间艺人”,20**年王妚大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成为名符其实的黎族歌后。(三)开展文化遗产书籍的整理编纂工作。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文化书籍的出版,《黎母山神韵》已经正式出版发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汇编》、《县民间故事集》和《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图文集》初稿完成,正在进入审核阶段。我县还录制了一批 DVD 光碟包括《醉美》主题晚会,《民歌精选》,《县第三届民间文艺展演》,另外《王妚大晚年专辑》完成录制。(四)实现原民族歌舞团整体划转工作。我县原民族歌舞团承担着全县歌舞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为完成国家文化部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20**年我县原民族歌舞团整体划转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