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层次 器物(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制度(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和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 祝福(节选) —— 鲁迅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 ,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 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层次 器物(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 制度(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和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 思想(新文化运动)第 九 课 新 文 化 运 动材料一: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材料二:“ 吾国之维新也,·······, 共和也,帝制也, ······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 , 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 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新文化 运 动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背景一 、概况新文化运动概况兴起标志旗帜(口号)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内容前期后期历史评价《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概况兴起标志旗帜(口号)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内容前期后期历史评价《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20 世纪初国民之灵魂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