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民族文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VIP免费

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民族文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_第1页
1/19
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民族文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_第2页
2/19
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民族文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_第3页
3/19
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民族文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交流发言材料 耿马五华民族小学建于 1991 年,现有 20 个教学班,54 位教职工,890 名在校生,少数民族学生占 56%,主要有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景颇族等十余种少数民族,这些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又多为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难题就是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不太好,教学质量的提升存在很大难度。其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内地相比较确实存在一定差距,边疆民族学生由于受传统习俗,语言障碍,地域差异的影响,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难以整合的困难,如何把各民族学生团结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实施有效管理,这是建校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和少数民族学生的长期接触与交流,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和民风民俗。从民族的一般性中发现特殊,从民族的习俗中发现美好,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上发现其闪光点和不同点,根据存在的实际困难,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我们确定了“育人为本,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开展了系列活动,进行有效激励,使各民族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习惯得以养成,成绩得以提高。 从 1998 年开始,学校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根据当地条件,学生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大胆进行尝试,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加强民族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断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学校组建了 30 个兴趣小组,其中有傣族的象脚鼓、葫芦丝、嘎秧舞兴趣小组,佤族的木鼓、甩发舞兴趣小组,傣语佤语兴趣小组。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是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校园内各组活动井然有序,校园内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校园人文景光。通过活动的 1 开展,部分教师已经有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民间活动和民间歌舞丰富了校园生活,我们的少数民族学生也进得来,留得住,学习兴趣提高了,第 1 页 共 19 页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还增进了友谊,加强了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但没有影响学习,反而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学好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又将民族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最终形成学生的特色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办学,有力的推动了未成年人教育和边疆民族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办学特色,逐渐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级各界的认可。 目前,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虽然开展得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活动的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耿马县五华民族小学民族文化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海纳百川+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学事业,对互联网知识分享很感兴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