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化治理基层腐败发言材料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南考县委常委扩大会上提醒全党注意“塔西佗陷阱”,指出我们当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谓不严重,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把整治基层“微腐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力整肃了干部队伍,规范了权力运行,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满意度稳步提升,社会评价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前三位。 一、着眼监督“全覆盖”抓改革,实现治理结构体系化 坚持党的组织建到哪里,纪律监督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着眼消除监督空白地带,大力推进组织和制度创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纪律监督体系。 ——建强主轴,规范市县乡纪委建设。针对纪委职能泛化、监督缺位、错位、乏力的问题,深入推进“三转”,聚焦主责主业,推动职能全面回归。先后两轮实施市县纪委内设机构改革,调整后监督执纪机构和人员,分别占总数的 67%和 77%。动态清理市县两级纪委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减幅总量达 80%。规范市县纪委书记分工,一律不再分管主业以外的其他工作。全面夯实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制定“8+3”(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经费保障、有工作制度,3 名工作人员)建设标准,在全市 239 个乡镇规范成立纪委,每个乡镇配备纪委书记、纪委副书记、专职工作人员各 1 人。 ——横向拓展,深化派驻(出)机构改革。立足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和“同体监督”难题,在乡镇按照“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设立县区纪委派出纪工委 28 个,覆盖全市174 个乡镇,覆盖率达 72.8%。每个纪工委由 5 名委员组成,设书记 1 人、副书记 1 人、委员 3 人,受县区纪委直接领导,主要负责监督所辖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及科级干部,指导片区乡镇纪委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工作。2016 年,XX 县区 5 个派出乡镇纪工委牵头办案 50 件,指导乡镇办案 35 件,分别占全县立案总数的 33.1%、27.2%。在市县(区)级部门,按照机构、人员、第 1 页 共 5 页编制、经费“四独立”,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市本级向市级部门单独派驻纪检组 4 个,综合派驻纪检组 12 个,监督部门比改革前增加 20 个。XX 县区将原有的 45 个派驻纪检组组长收归县纪委直接管理,成立 8 个单独派驻纪检组、7 个综合派驻纪检组,监督部门比改革前增加 14 个。 ——纵向延伸,建立基层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