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局杏扁产业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1.我市杏扁产业发展现状 1.1*市杏扁发展历程 杏扁是肉用杏与西伯利亚杏(山杏)的自然杂交后代。主产于太行山、燕山北端,属于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树种,十分适宜在北方生长。*市是国内最重要的原产地之一,是龙王帽、一窝蜂、优一等目前最好的杏扁品种的主产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市就以“龙皇大杏仁”出口,是传统的出口创汇特产品种。1968 年,*市发起了“万亩杏扁万亩桑”工程,开始进行规模化商品生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我市抓住“三北”防护林工程、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建设在*市实施的机遇,大力发展杏扁基地建设。建设了一批亩产 100kg 以上杏仁的高标准示范园,经济效益突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据统计,2005 年全国杏扁面积和产量为 417.万亩和 2222.5 万 kg,XX 省分别为205.3 万亩和 855.2 万 kg,而*市杏扁基地面积达 168 万亩,杏扁产量 473 万 kg,分别占全国 40.3%和 21.3%。2007 年,全市杏扁基地面积达到 177.6 万亩,产量 617 万公斤,产业产值近 3亿元。增加坝下丘陵区林木覆盖率 4.86%,成为国内最大的杏扁基地。其中,XX 县区 60 万亩,占 33.8%,产量 280 万 kg;XX县区 40.5 万亩,占 23.1%,产量 43.2 万 kg。两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杏扁)之乡。 1.2 杏扁产业建设情况 我市杏扁产业发展的作法和成就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和实施了激励政策。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杏扁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市委、市政府把杏扁产业列为全市八大农村支柱产业,市和重点县都成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班子,负责产业化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服务,连续多年紧抓不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保证基地建设投入”、“保证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对前景较好的龙头企业在贷款、税收上给予优惠”、“保证农工贸一体化组织有充足的原料”“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集中各第 1 页 共 10 页种建设项目资金,扶持龙型经济的发展。在基地建设中,始终坚持“谁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特别是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后,*市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杏扁和山杏林,进一步壮大了基地规模。在基地建设中,各级各部门形成强大合力,加大资金投入。计委、财政、金融、开发、扶贫、水利、林业等各部门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共同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小流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