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研究”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方式东梁联校北蒋小学 郑晓青学生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位置,寻求与学生交往的更好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理解学生研究的意义的过程。一、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在现实的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与真实愿望,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不断选择的机会。二、使主观判断更接近客观现实,实现教和学的和谐师生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甚至冲突,这影响着教师和学生每天的生活质量或者说快乐指数。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的许多不愉快都是因为缺乏相互的倾听和沟通造成的。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遇到问题时,不要立即将自己的主观判断表达出来,也不要立即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要先耐下性子,真诚地问问学生,做个调查,以修正自己可能不正确的主观判断,缩小主观判断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三、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避免低估学生教师低估学生直接有损于学生的自信,最终造成学生自己低估自己,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获得自信。当我们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事情时,我们总是发现,学生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和创造性。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和发展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四、跳出就事论事式的答疑,全面关心和指导学生答疑更侧重于回答学生的具体问题,指导则更强调以学生的具体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提高那些他们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和素质,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学生。五、真正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研究学生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只要学生能自己做的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做,需要引导的地方稍加引导,继续让他们自己做。只有当学生能够自主发展的时候,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尊严感,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校长和教师只有研究学生的发展需要、全面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真正被感动、被触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