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搭建四大平台全力打造人才洼地(全省经验交流材料)免费文秘网原创投稿倾情搭建四大平台全力打造人才洼地XX市人事局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第一资源服务第一要务”的理念,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创新体制机制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力引才、育才、用才和服务人才,为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千人计划”我市有一人入选,国家“863”计划我市有5个项目入围,全省首批35个重点产业创新团队,我市有两个位列其中,各类人才正在吴王故都上演新群英会。一、以人才扩容增量为重点着力搭建引才平台XX市委书记范锐平说“鄂州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独有、但求双赢”的思想指导下,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XX市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试行办法》、《XX市柔性人才管理办法》、《XX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引才政策,为引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搭建引才平台,为我市人才扩容增量。一是发挥职能,突出重点,积极主动引才。我市引才引智工作重点围绕五大产业园区建设,生物医药、冶金建材等支柱产业,城乡一体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优秀企业进校园”活动、举办六场大型人才招聘会、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组织企事业单位到珠三角、长三角、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招揽人才,为我市新增人才3600多人,其中博士35人,硕士68人,副高以上职称者129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人才需求压力。二是打破框框,不拘一格,开展柔性引才。我们大胆突破制约人才引进的户籍、身份、档案和人事关系等束缚,鼓励企事业单位通过项目招标、讲学、举办名人论坛、招聘客座教授和顾问等方式,吸引各类人才来我市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第1页共6页成果转让、培训讲学等智力合作服务,为我市引进大批“户口不转、身份不变、来去自由”的柔性人才。如鄂州籍哈佛大学博士、加州大学终身教授朱松纯经人事部门牵线回家乡创业,我市为他提供一栋办公楼、100万元启动资金和30万元办公设备,成立了莲花山计算机视觉与信息科学研究院,目前该院已引进了包括微软现任副总裁沈向阳博士在内的26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形成了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70余人的科研开发团队,先后建立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人工标注图象与视频数据库,承担了五项国家863项目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还有若干国家级重点项目,作为民办科研机构进入“国家队”。目前,一大批像朱松纯一样的海内外英才在我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生产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户籍和人事关系不在我市,但长期在我市开展“柔性流动”服务的中高级专门人才达1800多人,短期来我市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的“星期天工程师”达2300余人(次)。其中科技人才约占60%,管理人才约占40%。科技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三是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兴办特区吸纳人才。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省首家省级开发区,区内积蓄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大。为此,我们极力创造条件,建设人才特区,通过开发区这个平台引导和鼓励人才向人才特区自由流动。目前这个以“中国药谷”注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项目和人才来此创业。春天生物、科益药业、趋势生物科技、武大氨基酸等30多家大中型药业企业在这里集群发展;美国波尔亚太、香港中华制漆、晨光科技、华硕新材料等一批知名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武汉大学、华中科大、中国地大、湖北化学研究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的高新技术成果在这里转化。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研发在武汉、基地在鄂州,总部在武汉、创业在鄂州的创新企业群。今天的葛店开发区已经和东湖高XX县区、庙山开发区形成三大科技板块,成为“湖北科技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以提升人才档次为目标精心搭建育才平台加快本地人才知识结构更新,是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第2页共6页途径。近年来,我们在培育本地人才,促进存量人才提档升级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上挂下派促进管理人才提档升级。先后选派268名机关干部到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