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情境、感受山水 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执教者:镇江市实验初级中学 曹 娴《云山墨戏图》米友仁 南宋——水墨山水墨色浓淡、干湿的对比——用墨方法:墨分五色干、 湿、浓、淡、黑大小错落的“米点”——用笔方法:点、勾南宗二、对比赏析、感受笔墨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绢本 206.3×103.3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用词语说出你的第一感受“ 三远”法 A 景点高远——仰视——山的巍峨、高耸 B 景点深远——俯视—— 一览众山小 C 景点平远——平视—— 辽阔的空间,求平、求淡、求自然。用笔:雨点皴两件作品在构图有什么不同呢?寒江独钓图 马远 南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讨论:“渔翁”为什么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垂钓?如果你是渔翁,会有怎样的心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孔子 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 马一角 夏半边”边角构图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山径春行》马远(南宋)《临流赋琴图》夏圭 (南宋)愿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拥陂陀,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 _____ 黄公望 倪瓒《六君子图》松、柏、樟、楠、槐、榆——以树喻君子 孤寂、萧寒、空旷、淡淡的哀愁的意境借物抒情、寄情山水——表现了失意落寞的文人闲适无奈,淡看世事的无常折带皴平远画中《兰亭》 中国山水画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特点,以增加画面山水的真实感和情趣。 这是一个近 700 厘米的长卷,是时间延续的过程,绝不是一个定点的风景,而是他一生走来漫漫长途的回忆,画面在长卷中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这叫做散点透视。中国山水画的构图—— 散点透视法西方油画风景画的构图——焦点透视1 画面用了“三远”法中的哪一种构图法?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画面中用了哪种皴法,为什么?3 画面中用了怎样的墨色变化,为什么?4 你能感受到画家在画这件作品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三、自主探究、学会赏析 1 画面用了“三远”法中的哪一种构图法?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为什么?2 画面中用了哪种皴法,为什么?3 画面中用了怎样的墨色变化,为什么?4 你能感受到画家在画这件作品时的心境是怎样的? 江南的山石运用 “披麻皴”,表现平缓的土坡,也突显了黄公望的那份平淡宁静、淡泊雅致的心境。《富春山居图》是他对自然的颂赞和感恩,也是他豁达乐观人生态度的体验。 —— 《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