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去和浮上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能根据沉浮标记进行记录。2、尝试用给物体增加或减轻分量的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原有状态。3、乐于参加沉浮的科学实验,对科学现象感兴趣。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记录实验结果。2、教学难点;进一步对水的沉浮进行探索。教学材料记录单、酸奶吸管、塑料碗、弹珠、自封袋、橡皮泥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的导入 老师:出示教具,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爱玩水的小客人,这两位小客人非常奇怪,哥哥叫浮上来,只喜欢在水面上玩,↑ “弟弟叫沉下去,专喜欢在水底下玩,↓他两今天来带来一些东西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小朋友,我们来看看都带来了哪些东西? 二、实验一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1、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表示下沉,↑ 表示上浮。 2、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3、幼儿对自己的实验总结及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 说说记录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发现了什么。4、为什么物体放入水中,有的会下沉,有的会上浮?三、实验二改变沉浮的结果1、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浮在水面的东西沉到水底,沉在水底的东西浮到水面)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3 交流讨论验证结果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实验结果怎样?四、总结拓展今天我们一起和沉浮兄弟做了沉浮游戏,如果让你回家继续做这个游戏,你还想用哪些材料面巾纸、木块、金属、石头、海绵、塑料瓶、乒乓球、树叶、羽毛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