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八届七次会议发言稿(摘要) 关于今后发展的思路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安阳建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奋斗,不仅需要全市上下求真务实、扎实苦干,而且要有具体的措施、具体的思路。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理出了“四路并进”即“农业立市、工业强市、三产富市、文化兴市”的基本思路,并通过市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了出来。这一基本思路,符合安阳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纲要精神。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一思路,抢抓机遇,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农业立市。农业是立市之本。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兴则全局兴。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安阳这样一个农业大市来说,75%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的富裕程度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进程。我市要到 2018 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 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 8000 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在 2000 年基础上增长 2.76 倍,年平均增速需达到 7.6%。而从 2000 年到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仅为4.5%。在奔小康的路上,农民必须三步并作两步走。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农业放在立市之本的位置来抓。我市农业基础较好,在种植业、林界业、养殖业等方面都有比较优势,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是全国八大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之一,名优特农产品种类较多,内黄花生、红枣,林州大红袍花椒、山楂、核桃、板栗,龙泉花卉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农业大市实际,突出“四抓”,即抓结构调整、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农业投入、抓社会化服务,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使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一批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带,畜牧业已发展成一个大产业,培育扶持了一批农第 1 页 共 13 页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所有这些,都为我市实施“农业立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市农业发展也面临着极好的机遇。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有利于我市粮食产业的发展壮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加快农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