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演讲稿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 1942 年 2 月 8 日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出版局联合召开的宜传工作会议上的演说。同年 6 月 18日公开发表在延安解放日第 396 期上。它是指导延安整风运动的组领性文件之一。被多次刊印和选编入册。1953 年 4 月收入中央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增加了题解和注释。这次再版时,主要是对注释作了一些修订。这篇著作的写作背景是:毛泽东于 1942 年 2 月 1 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整顿党的作风》,开始了全党普遍的整风运动。在这次讲演中,他主要论述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这两方面的问题,关于党八股问题,他说:今天不能讲了,准备在另一个会议上来讨论。但他仍用一句话对党八股做了概括:“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害人的,不利于革命的,我们必须肃清它。”在这几天以后的 2 月 8 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到会的有中央其他负责同志,党内外高级干部和从事文化工作,研究工作和编辑工作的干部 800 余人。这次会议,是专为肃清党八股,反对宣传工作中华而不实、无的放矢的恶劣作风而召集的。因此,毛泽东发表了《反对党八股》的演说。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党八股的产生。首先,从历史上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主义社会里,形成了一套顽固的老八股、老教条。它来源于明、清封建皇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特殊文体,其内容空洞,专讲形式,玩弄文字。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每篇文章分八个部分(即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点。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叫做“八股文”)这种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五四运动揭穿了这种老八股,老教条,号召人们起来反对老八股、第 1 页 共 7 页老教条,但后来又产生了洋八股、洋教条。所谓党八股,是指在革命队伍中某些人在写文章、发表演说或者作其他宣传工作的时候,对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和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也和上述的八股文一样。“洋八股是五四运动以后一些浅薄的知识分子发展起来的东西,并经过他们的传播,长期地在革命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