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重点和难点与突破策略考题回放(14 届 18 分) 初一地理体现一个字“难”。首先表现许多地方是立体、抽象思维,尤其是在第一章《地球与地图》,而初一学生更多的是平面直观想象。其次是地理学科需要其它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的支撑,而初一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少。但《地球与地图》这一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区域地理尤其重要。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去对待。幸好,初中学生要求掌握的更多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重点: 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难点: 纬度和经度的划分 突破方法: 一、读图法 观察图完成:纬度划分(上图左) (1)纬度标注的起点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 0 度, (2)纬度分布排列的规律: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 90 度,“北大北纬”用N表示;“南大南纬”用S表示,北纬 90 度是北极,南纬 90 度是南极。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3)特殊的纬线:0 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30 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60 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90 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 90 度是北极点,南纬 90 度是南极点。23.5 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 23.5 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 度是南回归线。66.5 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 66.5 度是北极圈,南纬 66.5 度是南极圈。经度划分(上图右)(1)确定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2)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为 180 度,“东大东经”用 E 表示;“西大西经”用 W 表示。180°经线部分东西经。二、动手制作法材料:粗铅丝两根(分别约 25 厘米和 60 厘米),细铅丝若干根(长 30 厘米 10 根,50 厘米两根)、棉线、彩笔、贴纸。制作:(一)经线:(1)取 25 厘米粗铅丝,作为地轴(一端涂成红色:表示北极,另一端涂成白色为南极) (2)取 30 厘米的细铅丝 8 根,将他们弯成半圆(作为经线) (3)将每根细铅丝两端用棉线固定在粗铅丝两端(离端点约 2.5 厘米处) (4)贴纸上表上 0°\45°E\90°E\135°E\180°\45°W\90°W\135°W,确定一根为 0 度经线并贴上 0°标签,然后向东向西分别依次 贴上 45°E\90°E\135°E\180°\45°W\90°W\135°W\180°标签. (5)观察并归纳经度变化的贴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