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负荆请罪【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绿线内的 2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毫不惧怕、唇枪舌剑、昏庸、针锋相对)。特别注意要掌握本课字形易错的词“唇枪舌剑、昏庸、廉颇、毫不惧怕”。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4、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5、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和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怀。【资料链接】剧本的知识: 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剧本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圆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戏剧又分独幕剧和多幕剧。蔺相如(前 329 年—前 259 年):战国时原为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后为赵国上卿,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蔺相如一心为国,有勇有谋,不畏强权,不计较个人名利,顾全大局。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的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廉颇(前 327 年-前 243 年):山西太原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其征战数十年,攻城无数,歼敌数十万,而未尝败绩。为人亦襟怀坦白,敢于知错就改。《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 个小故事组成。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门客:古代寄食于豪门贵族之家并为之服务的人,又称为食客。上卿:战国时,诸侯的高级长官称卿,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卿职位最高。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一、自主导学1、给带点字注音:廉颇( ) 宴会( ) 踱( ) 上卿( ) 宽恕( )水波( ) 筵席( ) 渡( ) 荆条( ) 侮辱( )2、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查词典写出加点词和所填字的意思。针锋相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唇枪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若有所( ) ( )不惧怕 深( )大义 ( )全大局 老迈昏( )3、阅读词典中关于“负荆请罪”的解释,然后完成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