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用细节行动教育学生(听陈锁明教授报告有感)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朱水平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就非常形象的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教育学生,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如果你总是这般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亦或是整日油头粉面,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一个懒散,一个轻佻,是同样会损害教师形象和威严的,又怎能立为人师表呢?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母亲俯身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细节的影响力和榜样的力量。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记得有一次在我与一位学生在办公室谈完话后,我起身把椅子推向办公桌内,而那位学生准备扬长而去。我立即喊回男生轻轻地问:“你还欠什么呢?”我手指了指椅子。学生明白了,放好椅子又要离去。“你还欠什么呢?”当时,办公室内还有其他老师。学生对我的问话感到茫然。我说,“你要离开了,该对老师说什么?”学生恍然大悟,“老师,我走了,再见!”一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注意这种细节。品行的培养,修养的体现,往往就在细节上。推而广之,在人际交往中,在处理各种事件中,注意了细节,事情的处理就成功了一半。我还教育学生,无论什么场合,遵守时间,无论什么情况,都要讲究信用,遇到特殊情况,要学会解释。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我在每一个细节上都严格要求自己。开会,我从不迟到早退,从不在政治或业务学习中跟其他同事闲聊。这些细节都感染着我的学生。每次升国旗的时候,我班学生都会跟我一样立正站好,双目注视国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结束国旗下精彩的讲话时,我班学生会跟我一起对报告者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细节,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细节是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