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冷星明 设计理念: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教学指南。通过朗读、小组合作探究、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拓展送别诗,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的温馨。 教学目标: 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5 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拓展送别诗,扩大学生阅读量,学生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句,并收集送别的古诗。 有关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1、播放名曲《送别》,欣赏送别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送别诗。 学生可能会诵读出以下一些送别的古诗: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等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送行时以作诗表达深情厚谊就成了当时一种习俗!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别诗。(板书本课诗题)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你了解李白吗?(文字说明资料。) 3、关于大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故事,老师还知道一段小插曲,你们想听吗?老师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以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对本首诗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诗题,进一步了解此诗的成诗背景。1、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有关“黄鹤楼”的资料。2、课件展示黄鹤楼名楼风采,加深对这座江南名楼的认识。3、学生交流了解“广陵”与“扬州”关系。4、教师相机出示长江简图,明确诗中涉及的地名的地理位置。5、请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并汇报: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等) 6、提示学法:搜集资料是理解诗题,学习古诗的一个好办法。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理解全诗内容。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谁愿意读?个别读,全班齐读,读中老师正音正字。)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