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公平理论的内涵与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摘要: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倡导的一种教育理想,是和谐社会建设中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以及延伸。教育公平理论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合理平等配置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局部差异原则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研究教育公平理论的内涵以及教育公平在当今教育界的现状和问题并探索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对于提升教育效率,促进教育和谐等重大现实教育问题具有深刻的影响和实际价值。关键词:教育公平 理论内涵 教育现状 发展路径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并深刻研究的课题。自建国以来,在不同时期对教育公平理论内涵的认识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这些不均衡的发展导致了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并逐渐呈现更加复杂深刻多样的内容,本文试图用当代教育的多方位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公平理论的内涵,在对现代教育公平现状的研究基础上探索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些基本路径。一、教育公平理论内涵的研究及其新的扩展(一) 学术界关于教育公平理论的一般总结概括 教育学术界先后进行了不同视角的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普遍认为教育公平是一种教育价值导向和教育理想,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合理性原则。1、 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平等性原则。关于这一点,曾经有人做出过错误的研究,有人单纯地认为教育公平中的“公平”是一种狭义的“平等”。这个观点显然是局限的。因为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之间是有严格的划分的。公平所强调的是一种合理、公正的状态,而平等所强调的是一种绝对理想状态的对等和无差异状态。从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来说,应该是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和受教育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是一种法律范畴的规定,即教育法以及相关法律所规定的任何公民本身固有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体现了社会主体的“平等性”以及现代教育的“非歧视性”。权利平等是一切教育公平理论的基础。机会平等是在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所强调的一种教育过程中的平等,主要包括了入学的平等机会以及取得学业成功的平等机会。即在起点公平的基础上,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保障每个人享受同等的成功的机会,而不可以采取偏袒的方式刻意增加一部分人的成功机会而忽略另外一些人的成功机会。刚才所说的教育平等,是个狭义概念,因为它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