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熏陶摘要:新课程关注人的发展,因而德育教育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渗透,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熏陶 双赢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我们经常怀着无限赞美和敬畏的心情看待的东西有二,其一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其二便是内心的道德规律。可见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更关注人的发展,因而德育教育必然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单纯依赖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它还可以广泛渗透于各自然学科之中。因此,我们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如果能将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和合理渗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辩证法和人格素养等方面的渗透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实现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双赢的效果。一、用灿烂的数学文化燃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我国数学也有着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从远古的《九章算术》到当今的《陈氏定理》,从“圆周率”、“勾股定理”到今天的“高等数学”等等,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彰显着中国人超凡的智慧,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时也成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当我们的学生胸无大志,贪图享乐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对他人缺乏仁爱之心,对国家对民族缺乏大爱之情的时候;当我们的学生缺乏学习信心和勇气的时候,我们可用这些光辉的数学史实来激励他们,用这些先辈的事迹来感化他们,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他们的凝集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刻苦钻研和吃苦耐劳的崇高品质,让他们树立为国家为民族振兴而学习的远大理想。比如:我国古代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数的人;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学习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仍顽强拼搏,终于以“哥德巴赫猜想”让世人惊叹和折服;数学家华1罗庚虽然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却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才华横溢,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原本平凡的人却在数学史上创下了非凡的事迹,他们靠的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