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的树与我同成长——生物校本课程《校园主要绿化树种》一节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可利用资源分析:1、教程资源:生物教材和本校生物组本人主编的《园艺校本课程》。2、实物资源:花园式校园和附近的晋江花卉批发市场。在我们占地 59 亩的校园中,绿化就占了将近 40%。苏铁、天竺桂、凤凰木等 100 多种树,使整个校园满目翠绿,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树”在给校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更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学校围墙外的晋江花卉批发市场品种繁多,万紫千红,也是优势。这得天独厚的校本资源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学习的有效载体。3、资料资源:网络、图书馆和一些专业教材。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认识形形色色的树,知道树的名称、形态特点、习性、及各种用途等。走近树,增进对树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学会制作树叶书签、标本和保存树叶的基本方法。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制作树叶书签、标本,保存树叶等基本技能。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帮助,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通过对树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树、护树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科学对待问题的品质,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二、教学内容:了解本校园内的树种名称、形态特点、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等。学习制作树叶书签、标本和保存树叶的基本方法。三、教学重点:辨认校园常见树种及其各自所属科别、习性、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四、教学难点:辨认校园常见树种,理解人与树的内在联系。五、教学组织形式:以小组活动,交流为主,形式有调查探究,认养树,小组讨论,小制作、小报告、小论文交流,小品表演等。六、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和树交朋友”1、带领学生参观绿色校园,认识校园中的主要种树。2、让学生和树“亲密接触”,观察树的特点,比较树的树干、树枝、树叶,收集各种树叶,准备一个旧纸盒。各自为收集来的树叶分类。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对已落的树叶加工、再利用(可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