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之浅见水湖镇南孔小学 袁兴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我们的教学设计只能是一个框架、一个基本思路,只能设计出大体情况,一切都需要到现实中去组织,在实施中调整,在动态中调整,在现实中运作。因此,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我结合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中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得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低效的,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二、预设与留白——赋予课堂以生命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留白的关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目标要清楚准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教学目标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着眼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与时俱进,从一个大的视野来把握课文,预设教学目标,并随机“升降”预设目标。2、要预设更要预计。虽说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有经验的教师会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并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这些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可以有意识地在这些环节形成“弹性化”的方案,并预设好当生长点出现时的应对措施,从而给学生留下自主体会和领悟的空间,给课堂创造动态生成的精彩。3、学生参与度要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