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赏识和批评学生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莎士比亚精辟地提出“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和教育智慧,对孩子来说,爱心和教育智慧的体现就是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真诚赏识和充满睿智批评的完美结合 .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也取决于情商,其中自信是情商的重要方面,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基石。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赏识教育是给孩子以永恒的期待,使孩子相信“我能行”,唤起孩子自信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里的“赏”是欣赏、赞美;“识”是肯定、认可。赏识不等于表扬,是在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在平等、民主的沟通过程中对孩子的赞赏和认同。因此,赏识教育的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信任孩子 承认孩子的个性差异,相信孩子,坚信每一名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力,每一颗种子只要有适宜的土壤、水和阳光,就必然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一名孩子,只要有适宜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专长,成为这方面的人才。 宽容孩子 宽容不仅是做人的美德,更是教师育人的美德,也是教育的前提。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家庭或学校教育的不当,造成孩子许多问题,如:懒惰、注意力不集中、自卑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孩子自身因素之外,家庭、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教师要宽容孩子,要承认孩子的一切表现必定有其缘由的,要多一份接纳与包容,多一份关爱与体贴,错误和差错也是教育的磨练,犯错是学生的自然规律。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寻找发现闪光点,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闪光点充分燃烧。 尊重孩子 如果说信任与宽容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动力,那么教育真正成功的标志是孩子内心形成自我激励与自我约束机制。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公民一样,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和义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人格上把学生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才能真实和畅通,教师的知识才能流向学生。尊重孩子还要还孩子以民主,自由权利,学生只有自由才自主,自主才能自强,在自主中培养独立思考、决断的能力。 激励孩子 美国教育家詹姆斯指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就是被赏识的渴望。每个人都需要激励,对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