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杂剧) 又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关汉卿 元三五步走遍天下 六七人百万雄兵 愿听者听,愿看者看,听看自取方便 说好则好,说歹则歹,好歹只演三天 对 联 欣 赏 对 联 欣 赏两副对联说的是哪种艺术形式 ? ☆ 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 时间空间高度集中 ☆ 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元 代 杂 剧 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 ××科” 。元曲散曲杂剧套曲小令唱唱+演(散曲+“科”+“白”)(一宫调一曲子)(一宫调数曲子) 元杂剧角色大致可分为末、旦、净、丑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大末、二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杂角,如孤(官员)、祗从(侍从)、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元杂剧的角色元杂剧的体裁特点 【知识链接】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白 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关汉卿,号己斋叟,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他一生创作杂剧有 60 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 15 部。《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 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我是一颗响当当的铜豌豆 关汉卿在《南吕 · 一枝花 · 不伏老》中自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徒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内容理解 】蔡婆【定场诗】窦天章赛卢医太守桃杌落魄逐名的书生安于命运的百姓轻贱人命的庸医贪财渎职的昏官 写出楔子及每一折的大意。 楔 子:窦娥被父亲卖与蔡婆婆抵债做儿媳。 第一折:赛卢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