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早早起床,不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坚持到校读书,是为了什么 ? (1898 ~ 1976),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立志〞单元城关镇西华小学 孔祥春 崛 起 帝 国 模 范 巡 警吵 嚷 惩 处 铿 锵 有 力读一读juéfànxúndìrǎngchéngkēng qiāng 学一学伯振嚷范租妇义巡凡帝闯惩 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是 什么?2 、课文写了少年周恩来的哪几件 事 ?3 、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 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 中华不振”,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返回 中华:指中国。崛起:指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返回 同桌互读:同桌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课文,如果对方读得又对又通顺,就给他画小红旗。 找一找: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同桌互相讨论) 1.12 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伯父让他没事不要到租界去玩,这让他疑惑不解。2. 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目睹一位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却无处说理。3. 在修身课上,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 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 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各用一个词给这三件事命题。疑问目睹立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 想一想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小组交流) 2. 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3. 揣摩人物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你能不能用一个简短的句子说出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中华不振 研读课文:疑问目睹立志 12 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 朗读,画出,当时的东北是怎样的地方 ? 伯父对周恩来说什么?请你找出来。 “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 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