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2011 年 12 月发表于《新课程学习》总第 107 期广播操教学五创新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 蔡晓峰广播操因对学生具备良好的身心锻炼价值而在各级学校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成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实践中,广播操却成为“教得费劲”和“学得痛苦”的内容,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却感觉枯燥无味,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学生的厌学情绪与目前广播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等关系密切。换言之,体育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提高广播操教学的质量,必须要转化学生被动学习的心态,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实践摸索中,我总结出了五个方面的创新做法。一、创新教学队形队形是进行广播操教学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但往往却被忽略。教操时,用的最频繁的是体操队形,其优点是队列整齐、便于组织。但在大班教学中,队列中第三排和第四排的学生,尤其是这两排的排头和排尾两侧,学生视线几乎全被阻挡,观察不到教师的动作,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而,在学习新操时,队形的调整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尝试发现,倒“品字型”和“八字型”的队形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队列中的位置要根据他们掌握的程度有所变动。比如,检查时发现某学生动作没有跟上的,可以调整到靠近教师的位置,同时,那些掌握动作较快较好的要放到有示范作用的位置上。总言之,队形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调整,不能拘泥。(插个图例)二、创新示范讲解示范讲解是广播操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一般都是自己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觉得没有新意和乏味,一开始积极性就会差。如果换个做法,与课前先培训好的“小助教”配合,结合两个“小助教”的正反示范去讲解,课堂就会有趣和活跃多了。“小助教”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如果能邀请到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来体育课做“嘉宾”,学生惊喜之余,学习自然更专注。另外,讲解时,特别注意少用“提膝、屈肘、振臂”等术语,多采用形象化语言,比如“抬头,两臂侧上举”用“与蓝天亲密接触”来比喻,“两臂经体前交叉向外绕环至体侧”以“排山倒海”来形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更快,记忆更深,不失为教学的一个好方法。三、创新领操口令口令过于“规范化”、“死板”,是广播操教学的一大遗憾。用“一、二……七、八”来领操,节奏鲜明,但单一、沉闷,不具备提示和纠正作用。我在教学中,常用“一二三四头抬起来”,“二二三四手要伸直”等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