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资源优化配制摘要本题的要求是将总量一定的书号资源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分社再对各个课程进行书号分配,以使出版社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定性分析确定了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即市场需求、市场份额、满意度、品牌知名度、人力资源状况和分配到各分社的书号数目。进行数据集成和规约,先利用专家打分原则对品牌知名度进行数量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满意度函数,确定了相应的量化指标。再对各数据进行规范化,保证了数量化后定性变量数据和定量数据的统一,同时消除量纲的影响。最后,在2001-2005历史数据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经济效益和各因素的多元非线性方程,并说明了它的合理性。通过马尔可夫理论对2006年各分社的市场占有率进行了短期预测,引入二次规划解决了本题中转移矩阵难以用统计方法求解的问题,预测准确率高。通过自适应过滤预测法获得最佳权数,对满意度和品牌知名度的得分情况进行了预测。将各预测值代入回归方程,得到了2006年各分社分得书号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得到的效益函数为目标函数,根据题中的约束条件进行优化。利用lingo求解得到A出版社2006年对各家分社的最优分配情况。计算机类分得68个书号,经管类分得62个书号,数学类分得111个书号,英语类分得59个书号,两课类分得65个书号,机械能源类分得55个书号,化学、化工类分得20个书号,地理、地质类分得30个书号,环境类分得30个书号。各家分社以相同的方法对各个课程分配书号。最后,针对出版社的投资策略和调查方案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关键词: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二次规划马尔可夫自适应过滤1问题重述资源配置是出版总社每年都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决策,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当年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战略。某个以教材类出版物为主的出版社,总社领导每年需要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数依据效益最大原则分配给各个分社,各个分社(分社以学科划分)根据分配到的书号数量,再重新对学科所属每个课程作出出版计划,付诸实施。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出版业市场也存在严重的市场信息(主要是需求与竞争力)不完全问题,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利用所掌握的一些数据资料提出以量化分析为基础的资源(书号)配置方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分配方案,向出版社提供有益的建议。问题分析本题要求我们对A出版社2006年的资源(书号)进行优化配置。总社针对分社提交的生产计划申请书,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市场信息分析,将总量一定的书号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分社,使出版的教材产生最好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要提炼出影响出版社效益的各项指标,可以是定量或定性的,并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各指标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通过使效益函数最大化,得到书号的合理分配。出版社市场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企业自身的数据收集和积累也不足,所以要预测2006年各分社各课程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需求等信息,从而通过合理分配书号使效益最大。本题中已经假设所有课程书籍的利润率统一,所以可把效益最大化转化为销售额最大化。模型假设1.题中所给的抽样数据可以反应全国的情况。2.出版社在定价时保持对所有教材利润率同一。3.本题暂不考虑新的人力资源计划,以历年平均值代表每年的人力资源状况。4.出版社A在分配书号时至少保证分给各分社申请数的一半。符号说明:市场份额:销售量:市场需求:一个课程价格:销售额:销售量:满意度:品牌影响:市场份额:书号:人力资源模型建立一、数据规约与集成1.满意度函数的建立2背景资料中给定了顾客满意度的四个指标,分别为教材内容是否新颖,并保持学术前沿水平、教材的作者是否为相应领域的权威,课程理论基础扎实、以及教材印刷及排版质量问题和教材价格,调查数据中给出了各指标5分制的得分,为了简化打分原则,我们假定这四个定序变量为定距变量,用其5分制的得分直接表示变量的值,并设读者的满意度可用表示,其中,,,分别表示各指标,,,,表示指标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权重。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度的总的排序,下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