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会议讲话 我市地处关中平原和**高原的边缘,地貌以残塬沟壑为主,国土面积 3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 86 万,20**年耕地保有量124.6 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20.6 万亩,人均耕地 1.47 亩。作为西部欠发达的资源型城市,我市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规模扩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5523”工程,新项目、大项目不断引进,可用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挖掘土地资源潜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市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和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做到既节约集约用地,又支持、保障和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导和调控,严把土地供应关口 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项目预审、用地规模、用途管制等方面把好土地供应关口。一是严格项目预审。坚持对所有招商引资项目在对外推介前,严格按国家产业政策、用地规模及性质、拟选址是否合规、环保能否达标、投资强度等方面进行前置审查。对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项目,才准许进入项目库,正式对外招商,以增强招商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落实效率。二是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对符合用地条件的项目,要求项目单位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使用量。例如在华能**电厂、**铝厂技改和配套的冷轧厂等项目的供地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工艺设计方案,使实际用地与原设计相比节约用地均达 20%以上,仅这 3 个项目就节约使用耕地 500 多亩。三是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在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用地与批次用地选址时,认真落实保护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责任,首先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尽量不占耕地,必须占的尽量少占,能用劣地的不用好地。如 20**年在为总投资 8 亿元的声威水泥项目选址时,积极动员项目单位在靠近石第 1 页 共 5 页灰石矿的荒山沟里选址建设。结果,该项目边造地、边建设、边生产,从一期到二期,生产与治理同步进行,用地与采矿统筹考虑,既解决了该项目建设用地、节约了耕地,又缩短了企业生产原料的运输距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又如 20**年市重点建设项目**铝厂配套项目选址时,企业出于自身设施配套完善和运输距离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