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备课人李登新课型新授课时间课题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2、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难点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板书设计1、汽化——————,液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3、液化的两种方式——和————。教学反思明目标 深钻研 巧设计 细反思 共发展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明目标 深钻研 巧设计 细反思 共发展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一、激情引入,明确目标: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看课本 4、3—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像拧麻花一样拧紧,尽量把塑料袋中空气排尽,然后再把口用线或橡皮筋扎紧。将塑料袋沉入 80 ℃以上的热水中,看到什么变化?拿出来凉一会儿,看到什么变化?二、自主学习,找出疑难:自学教材,并思考:1、汽化——————,液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和————。 3、液化的两种方式——和————。三、合作探究,总结规律:1、汽化和液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形式。2、[探究]水的沸腾(观看视频)(1)如课本图 4、3—2 按装器材。把热水倒在烧杯里,将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的石棉网上,杯上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玻璃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给盛了冷水的烧杯加热,当水温至 90 ℃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 5 min 为止。(2)开始给水加热时,在烧杯的器壁出现了许多小气泡,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变大,并脱离烧杯器壁开始上升,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后来发生了变化,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上升到水面破裂,这时水就沸腾了,在沸腾前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是不改变的,把酒精灯撤掉以后,沸腾停止。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