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教授(主任 )【摘 要】 目得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得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得 58 例病人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类病人均在手术后 3~7 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TDP照射,引流,换药与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 皮下脂肪组织肥厚与高频电刀及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与及时局部处理就是治愈得关键。 【关键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高频电刀;手术技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得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得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得发生有增多得趋势。切口脂肪液化就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得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得痛苦与经济上得负担。及早发现与恰当得处理,能缩短疗程,减轻医生压力。我院 1996 年 1 月~2025 年 12 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 58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18 例,女 40 例,年龄 28~72 岁,平均 50、2 岁。上腹部手术 18 例(胆囊切除术 14 例,胃大部切除术 2 例,胆总管探查术 2 例)。中下腹部手术 40 例,剖宫产 33 例,卵巢囊肿剥除术 1 例,前列腺摘除 1 例,阑尾切除术 5 例)均为肥胖病人,所有病人手术后 3~7 天切口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外观无明显红肿,部分切口组织有硬结,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脂肪滴, 细菌培育阴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腹部切口渗液情况,将病人分为三组。A 组 36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每日挤压切口 1~2 次,每次尽量将液化得脂肪液体挤净,然后切口表面敷一层碘伏或酒精纱布,切口 TDP 照射 30 分钟。然后切口再加压包扎。TDP 照射每日 1~2 次,照射时掀开切口外层纱布块。B 组 14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中等量渗液,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及时拆除部分缝线,挤净切口渗液,放置庆大盐水纱条引流,每日换药 1~2 次,同时应用 TDP 照射,时间同前,直至愈合。C 组 8 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多,切口全长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部游离,切口凹陷,拆除全部缝线,挤净渗液,生理盐水冲洗洁净,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每天 2 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奇后,再进行Ⅱ期缝合,用腹带加压包扎。三组病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