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容易误用的成语(补充)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本词容易误用为贬义。 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侯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容易弄错感情色彩。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 莫衷一是:折衷,决断;是:对。成语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术语不能指一个人。 刮目相看—指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仁者见仁—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 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